環保新聞 |
公司動態 東莞廢水處理目前面臨的7大問題及最具價值處理方法
我國污水處理產業發展進步較晚,建國以來到改革開放前,我國污水處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業和國防尖端使用為主。改革開放后,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拉動了污水處理的需求。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還較低,資金匱乏,投資力度不足等諸多因素,導致目前發達國家大批水處理環保企業采取政府貸款方式,大舉進軍我國水處理環保市場。
我國生活污水處理主要存在的問題有:管網配套相對滯后、重水輕泥現象普遍、升級改造十分迫切、污水再生利用程度低、污水運營管理仍需加強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還未大范圍開展。對于我國這樣一個污染嚴重、資源短缺的國家,先進水處理工藝的衡量標準應該是適合我國國情、且具有高效、快速、低耗和低成本的特點。因此,當前我國迫切需要一批能滿足排放要求、處理效果好、基建和運行費用低的污水處理新技術和新工藝。
東莞粵綠環保有限公司歸納總結出,目前東莞廢水處理面臨的以下7大問題:
1、污水處理廠沒有除臭裝置;
2、污水處理廠建設資金的短缺;
3、污泥沒有真正達到無害化,沒有最終處置的途徑;
4、進口設備的維修及設備備件的開發;
5、污水處理廠運行經費不能到位;
6、污水處理后的再生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7、污水處理工藝選擇有一陣風的現象,不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選熱門工藝;
慶幸的是,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步加強,我們環保行業內也通過這幾十年的摸索,在環保技術上已得到大大的提高,盡管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只要持之以恒,他日必定能趕上甚至超越。
傳統的污水處理系統中,采用沉淀池進行污水凝沉淀,它不能形成顆粒凝聚的良好的條件,不能生成團粒型絮凝體,使得固液分離效率很低。近幾年國內研究和應用最為廣泛的是生物處理法,生物處理法包括好氧生物處理法和厭氧物處理法。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具有在基建和運行上簡單,因而費用低;使用面廣泛,對規模、占地和環境要求低;廢水處理系統可以分散布置,從而更接近污染源,節省費用;污泥穩定性好,剩余污泥量少,而且濃度大、體積小,處理方便。厭氧生物處理技術以其工藝穩定、節能低耗、運行簡單,成本低廉等優點,同時它將廢水處理和能源回收利用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在國內外得到廣泛的認可、研究與應用。隨著國家的飛速發展,尤其對于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厭氧消化不再僅是擴充好氧處理之外的一個補充處理工藝,它本身正在成為一種可替代好氧生物處理法的有價值的處理方法。
相關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