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新聞 |
環保要聞 活性炭在東莞廢氣處理中占重要一席 有機廢氣污染源分布廣泛。為防止污染,除減少石油損耗、減少有機溶劑用量以減少有機廢氣的產生和排放外,排氣凈化是目前切實可行的治理途徑。活性炭是目前處理有機廢氣使用最多的方法,對苯類廢氣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對烴類廢氣吸附性較差。
它主要缺點是運行成本較高,不適合于濕度大的環境,但就目前市場應用來說,采用活性炭吸附最為常用。有機廢氣處理活性炭具有孔徑分布合理、吸附容量高、吸附速度快、機械強度大、在固定床中使用,氣流阻力小、易于解吸和再生等優點,在寬濃度范圍對大部分無機氣體(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等)和大多數有機蒸氣、溶質有較強的吸附能力。 在東莞廢氣處理工程中活性炭采用最多為:活性炭顆粒及活性炭纖維,采用活性炭顆粒價格比較便宜,但效果差些,相比來說采用活性炭纖維價格相對高些,效果好些。 有機氣體專用活性碳: 1、形狀可變,使用方便。有柱狀,球形顆粒,所以更換起來非常方便,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危害。 2、吸附﹑脫附行程短,速度快;脫附﹑再生耗能低。活性炭對有機氣體吸附量比普通顆粒狀活性炭(GAC)大幾倍至幾十倍,對無機氣體也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并能保持較高的吸附脫附速度和較長的使用壽命。如用水蒸氣加熱10-30分鐘,即可完全脫附,耐熱性能好,在惰性氣體中耐高溫1000℃以上,在空氣中著火點達450℃以上。 3、可根據需要生產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專用活性炭;強度好,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4、比表面積大,有效吸附量高。由于同樣重量的活性炭的表面積是煤質活性炭顆粒的近十倍,所以需要填充的活性炭的重量非常小,然而吸附效率卻非常高,根據所處理廢氣的有機氣體含量和其它物理特性的不同,吸附效率在85%至98%之間,多級吸附工藝可以達到99.99%,遠遠高于普通活性碳顆粒吸附法的最高吸附率88%,而且體積及總重量也都很小。 活性炭采用硬木或椰殼為原料,深度活化比表面積較大,因此活性炭內部孔隙豐富,密度輕,內部蜂窩狀如海綿內部有很多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一噸木質活性炭為2.7-3.5m3,煤質活性炭一噸不到2m3,說明煤質炭內部孔不豐富、比表面積小、密度大、雜質高。如果按立方算煤質活性炭并不便宜,還有吸附量和使用壽命上差距巨大,所以單從活性炭價格高低不一定就能決定成本,還需算算活性炭體積才知道性價比。目前市場需求量約10000噸以上,基本上以煤質柱狀活性炭為主,木質高端活性炭占比約10-15%左右,主要由價格差距造不平衡,隨著國家能能源的重視,煤資源的整合,資源稅的開征,煤質炭的成本在不斷上升而木質柱狀活性炭則采用林產化工“三剩物”為原料有國家政策支持優勢,另一方面使用企業對活性炭自身要求的提高也決定了,木質柱狀活性炭必將逐步替代煤質活性炭。 相關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