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新聞 |
環保新聞 設立百萬專項經費!樟木頭水污染防治打出組合拳近年來,樟木頭鎮委鎮政府把水污染防治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頭號民生工程來抓。 從設立百萬攻堅專項經費,到半年內整治“散亂污”企業超千家,再到上南水庫排洪渠成為市第一條通過地表V類水驗收要求的示范河涌,V類主要適用于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官倉河水質連續多周穩定在Ⅲ類水,Ⅲ類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洄游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樟木頭鎮以系列舉措不斷向“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總體目標邁進。 相關負責人表示,樟木頭積極開展水污染治理,推動治水措施落到實處,開創出治水工作亮點和治水成效示范點,水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近日,在樟木頭鎮污水廠一、二期提標工程現場,看到項目正在沖刺建設中。“今年5月底完成通水調試,預計9月試運行。”項目建設負責人介紹說,項目建成后,將對改善全鎮水質具有積極意義。 就在上月,樟木頭聯合執法組開展“散亂污”企業整治行動,一天內清查企業13家,查封企業3家。據統計,今年樟木頭鎮已完成“散亂污”企業整治1235家,其中關停取締504家,整治改造731家,完成率88.72%,預計9月底前可完成整治任務。上半年立案查處環境違法企業86家次,發出行政處罰決定書79份,行政處罰590余萬。 為進一步打擊企業偷排漏等行為,樟木頭鎮組織開展了區域性交叉執法檢查、石馬河流域跨鎮聯合執法檢查等專項行動。同時,組建樟木頭鎮石馬河流域專職巡查隊,涵蓋隊員50人,專職負責各社區轄區內的企業巡查工作。目前,已建設水生態一至四期截污次支管網工程,管網總長度126.066公里、完成明渠排污口整治73個,地下管網摸排探測486.8公里,雨污分流工程地塊開工129個。 接下來,樟木頭鎮將加大環境監察執法力度,加快“散亂污”綜合整治、截污次支管網建設、排污口整治、內河涌整治、雨污分流接駁等工程,推進樟木頭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建工程與裕豐污水處理廠建設投產,力爭石馬河旗嶺國考斷面水質年底達到V類標準。 今年來,鎮委書記周偉森,鎮委副書記、鎮長尹錫棋組織召開專項工作推進會30多次,帶隊巡河共33次,在樟木頭鎮主要負責人的頭雁效應下,全鎮形成高位打響水污染攻堅戰的工作態勢。(點擊回顧“樟木頭治河顯成效,下半年將這樣做……”) 目前,樟木頭成立了鎮石馬河旗嶺斷面水質達標攻堅指揮部、水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散亂污”整治辦等,迅速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同時,制定了《2019年石馬河流域旗嶺斷面水質達標攻堅方案》《樟木頭鎮石馬河旗嶺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百日攻堅行動方案》等系列工作方案,“掛圖作戰”確保工作落實到位,責任到人。 上南水庫排洪渠是全市30條河涌原位生態修復示范項目中,第一條通過V類水驗收的示范河涌。如今漫步在上南水庫排洪渠兩岸,涼爽的水汽撲面而來,干凈的渠水沿階梯緩緩流動,排渠環境衛生和水質的改善看在眼里。金河社區黨工委副書記蔡偉欽表示,“整治之前,這些石頭的表面都是黑色的,完全是漆黑一片的,現在我拿到手上大家都看得到,已經是慢慢地變為金黃色了,已經恢復以前那種顏色去了,這是最明顯的改觀。” 今年7月,石馬河旗嶺國考斷面水質監測數據顯示,COD值為19mg/L、氨氮4.61mg/L、總磷0.49mg/L,綜合污染指數8.01。較1月COD指標下降了1mg/L、氨氮指標下降1.56mg/L、總磷指標下降0.42mg/L,綜合污染指數下降了3.71,水生態環境逐步改善。 “樟木頭還專門設立了百萬專項經費,攻堅樟木頭鎮石馬河旗嶺國考斷面水質達標。”樟木頭鎮生態環境分局局長戴惠聰透露,樟木頭鎮設立舉報獎勵費用40萬元,鼓勵群眾舉報出現偷排、漏排等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動員市民主動參與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打造全民治水格局。 相關標簽:東莞廢氣處理、廢水處理 相關信息 |